从“应该是什么”到“是什么”

记得以前接入微信支付,确认会上对技术讲解交互设计方案的时候,被问及资金流转的账户对接问题,一时哑口无言,愧疚难当,因为我确实不知道。我只是娴熟地处理了表层的用户流程和界面布局,而对后台交互流程完全无触及,甚至都没有想到过需要处理这样的问题。当然,那次有策划救火,我则被晾在一旁,成了旁观者。我只是做了这个案子的皮毛,没有解决实质,也即没有解决问题。

我仅仅是面向用户端设计,只是认识到它应该是什么,而不解其本是什么。

对上面的案子,后来我知道了代收实收账户,清晰了各分支脉络,才知那个设计方案实在欠缺了太多的信息和考量。当然,事情也开始有意思起来,并为后来重新设计整个交易系统提供了思想上和经验上的准备。

再后来,我又接到多级类目和题库的标签设计的案子,这两个案子本无关联,多级树形结构和标签的设计方式都已经很通用和常规了,但是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却可以使技术实现统一,并保持通用和灵活,以应对不同业务的需求扩展和变化:将类目标签化、将标签群组化并配置单选或多选的属性。当然这是最终的设计及实现方案,中间经过了折腾的技术重构和不断的讨论。回头来看,短期虽然带来了一定的项目时间压力,但对产品的发展而言,却是“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”。

这个案子中,设计方案的优劣在用户层面无差异,但在设计思维上却差了一个等级,设计实现的高度灵活性和扩展性可以应对更多的相似业务、更快的需求变化,而这需要设计师不仅仅停留于“应该是什么”的具象用户思维,而是深入“是什么”的结构化抽象思维,也就是要更多关注业务需求的扩展和技术实现,多和产品经理、工程师讨论沟通了。

以上两个案例的解决,都需要交互设计师跳出“应该是什么”的用户思维,向后延伸至“是什么”的产品全局思维:关心用户情境、关心产品发展、关心业务实现,否则给出的设计解决方案就可能是不完整或低效的。而这样的转变也需要交互设计师模糊职能的界限,在低头深耕“本职”专业之余不妨多抬头远望,与团队相顾相持。

如同对需求的挖掘过程是由“表像”到“动机”一样,设计解决方案也有由表及里的深度等级,“应该是什么”是外在显现,而“是什么”是本元,只有悉知本元,表像才会更自然、更丰富。从外显到本元的跨越,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,需要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准备起来。想起近来看到一篇谈麻将和扑克哲学的文章,单个麻将之间并无大小和价值差异,而是通过不同的组合补位实现整体的同存共赢。在设计思维和心态上,不妨做一颗麻将,在确定中发现更大的价值,在不确定中创造更多的可能。

本文来自网易实践者社区,经作者王恒冲授权发布。